(文/尹凡)去年8月24日,由银监会牵头的四部委联合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同一自然人在不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借款总余额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在不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借款总余额不超过人民币500万元。”
《暂行办法》的这一规定,实质上是要求P2P回归其小额普惠的本质,也意味着以往大多数平台走的大标路线被彻底堵死。暂行办法给网贷平台留了12个月的整改时间。如今,距离整改大限,只剩不足百天,各平台的整改情况又如何呢?
网贷天眼根据4月份网贷评级排行榜,选取了27家发布了2016年年报和2017年一季报的大中型平台,并对这些平台的人均/笔均借款额进行统计。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27家平台中(剔除两家没有公布一季度报告)有17家平台人均累计借款金额在20万元以下,占比68%;3家平台人均累计借款金额在20万至100万之间,5家平台人均累计借款金额在100万以上。
一个可喜的变化是,表中15家平台2017年一季度的人均累计借款金额(包含笔均)较2016年度有所降低,这也就意味着,平台正在按照《暂行办法》的要求积极进行整改,更加贴近网贷平台“小额分散”的定位。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还有部分大平台大标问题仍然突出,超额现象严重,这些平台在监管大限到来前能否如期整改完毕存疑。
(注:人均累计借款额=年度或季度成交总额/年度或季度借款人数(包含企业);平台未披露借款人信息的,按照笔均借款金额=年度或季度成交总额/年度或季度项目笔数计算: 陆金服2016年12月13日从陆金所剥离出来,宜人贷、道口贷尚未披露2017年一季度运营数据。)
当然,部分大平台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比较多,所以整改进度比较慢。最典型的就是红岭创投。去年9月份,红岭创投董事长周世平曾公开表示,根据监管办法限额的要求,2017年3月28日起,红岭创投线上平台限额以上的大单产品将全部停止发新标。而根据我们的统计,红岭创投2017年一季度人均累计借款总额为182.47万,显示到目前为止,历史遗留标的对其人均借款金额的影响仍然很大,估计短期内难以下降到合规水平。此外,红岭2017年4月运营报告中没有披露借款人数、人均累计借款金额等信息。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部分平台笔均借款金额普遍偏低,原因主要有2种可能,一种是网贷平台将同一借款人的借款需求拆分成多个交易项目;另一种是,同一借款人在网贷平台上先后进行多次借贷,但按照借款笔数统计,无法进行累计计算。因此,我们认为,笔均借款金额的参考价值较低。而上表中,有2家平台只公布了笔均借款金额,其人均累计借款金额是否超过监管规定暂不得知。
在统计过程中,网贷天眼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些网贷平台信息披露的口径在不同时间点并不一致,比如,有时只披露借款笔数,有时又只披露借款人数。这样做的原因何在?小编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的网贷信披标准规定,融资人总数、人均累计融资金额、笔均融资金额等平台运营信息内容为强制性披露指标。平台在报告中披露部分对自身有利的数据可以理解,但选择性披露显然是对用户的故意误导。
5月15日,银监会在官网上发布了今年的立法计划,其中明确将网贷信披指引列入了立法计划。这意味着,最迟今年底,长期不发布,拖延发布或者选择性发布平台重大信息的行为都将不被允许。
|